会议专题

“猪高热病”的防治及其启示

2006年~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暴发了“猪高热病”。其来势之猛,损失之大,历史罕见。“猪高热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到41℃-42℃;皮肤发红,腹下、耳尖、臀部发绀;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个别猪有神经症状,如后躯无力、头部歪斜;从整个发病过程中看,病猪首先表现为高热造成的便秘,随后发生下痢,死亡率较高,可达30%~95%。本文对“猪高热病”病原与致病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PRRSV变异毒株是高热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通过试验与调查分析出PRRS的免疫预防是“猪高热病”的防治关键所在,介绍了如:控制继发感染、药物治疗与保健、应用疫苗防疫等防治措施,并提出“猪高热病”的启示。

猪高热病 临床表现 病原鉴定 PRRSV变异毒株 免疫预防 药物治疗 疫苗防疫

蔡雪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国内会议

首届东北三省健康养猪科技论坛暨猪疫病防控与种猪繁育论坛

哈尔滨

中文

35-36

2010-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