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锥状施克里普藻孢囊的多种形态特征

休眠孢囊是某些甲藻生活史的重要阶段,它被认为是甲藻赤潮爆发的种源。本文对我国沿海海域采集的锥状施克里普藻(Scr加siella trochoidea (Stein) Loeblich)休眠抱囊的类型以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且将实验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孢囊与海区沉积物中的休眠孢囊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诱导形成的孢囊,除观察到常见的钙质外壁(附属物形态多变)的孢囊形态外,还观察到该种可以形成有机质外壁以及钙质外壁,附属物非钙质的的孢囊,同时在沉积物中也发现有机质外壁的孢囊。多种形态锥状施克里普藻孢囊的发现,对于丰富该种的孢囊形态,研究多种形态孢囊的形成条件,以及锥状施克里普藻生活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锥状施克里普藻 休眠孢囊 形态特征

王艳 熊德甫 顾海峰 李韶山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广州 51063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广州 510631

国内会议

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

珠海

中文

105

2009-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