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鱼腥藻的光合生态生理学研究
水华鱼腥藻在国内外发生的蓝藻水华中经常有报道。这是一种具有异形胞的丝状体蓝藻,有固氮的功能。这种有害蓝藻能合成鱼腥藻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鱼腥藻毒素是第一个得到分离和鉴定的蓝藻毒素。本研究把巢湖的水华鱼腥藻在实验室分离纯化后,用氧电极测定它在不同光照、温度、pH,盐度、氮素等条件下的光合放氧速率。水华鱼腥藻光合作用的光强曲线表明,它的光饱和点为96.29μmol/m2·s2,光补偿点为3.01μmol/m2·s2高光强时会出现明显的光抑制,可见它不能忍受高光强,但可在强光下生长。它的光合作用温度曲线指出,在10-35℃范围中都能生长,其最适温度在25℃左右。可见,它可耐低温,也可忍受高温。它对环境中不同pH的响应表明,它在pH6.0-9.0范围内可正常生长,最适pH是8.0。对不同盐度的响应表明,它能忍受一定的盐度,但超过0.14mM,光合能力下降。对氮素的响应指出,各种氮化合(包括硝酸盐、氨盐和尿素)对它的光合都有抑制作用,而不含结合态总氮时,它的光合活性最高。从上述数据看,水华鱼腥藻在冬季初春在巢湖占优势,而在温度升高后失去了优势,主要影响的因子不像是温度、而是光强、pH和氮素。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了水华鱼腥藻光合作用的机理,这些数据正在分析中。
巢湖 水华鱼腥藻 光合生态生理学 叶绿素荧光技术
贾晓会 王丽丽 施定基 马为民 史绵红 吕中贤 李仁辉 杜桂森 曹春晖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37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37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上海师范大学生环学院,上海 200234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 合肥 23006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206
2009-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