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铜绿微囊藻的光合生态生理学研究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在我国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普遍存在。在太湖中可能是常年的优势种,在滇池和巢湖中可能与绿色微囊藻( Microcystis. viridis)轮流占优势。这种有害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C)主要伤害人体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肝,引起肝炎、肝癌。本研究把太湖采集的铜绿微囊藻,在实验室分离纯化后,用氧电极测定它在不同光照,温度,PH,盐度和氮素等条件下的光合放氧速率。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的光强曲线指出,它的光饱和点在76.29μmol/m2·s2它的光补偿点在24.78μmol/m2·s2。在高光强下,它的光抑制现象不明显,但难以在低光照下生长。它的光合作用温度曲线表明,最适温度为20-25°C,在30°C以上光合速率就明显下降。它的光合作用pH曲线表明最适pH在9.0左右,适合在碱性水环境中生长。它能忍受一定的盐度,超过0.21 mM,光合抑制较大。各种氮素对它的光合有明显的促进,其中氨盐促进最大,尿素次之,硝酸盐较小。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了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的机理,这些数据正在分析中。

水体污染 铜绿微囊藻 光合生态生理学 叶绿素荧光技术

贾晓会 施定基 马为民 吕中贤 杜桂森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37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37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上海师范大学生环学院,上海 200234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

珠海

中文

207

2009-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