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生理训练与气压损伤性航空病
目的:研究提出低压舱模拟低压差、低高度暴露、低空加压供氧生理训练方案。 方法:①降低传统迅速减压模拟训练的初高度及终高度,起爆高度2500 m,迅速减压终高度5500 m;②迅速减压压差由3.0 kg/cm2缩小到0.25 kg/cm2,迅速减压峰值小于500 mmH2O;③改进加压供氧调节器,调整真空膜盒元件,实现低空4000±200m接通加压供氧,以降低加压供氧训练的高空暴露高度,能在较低高度上体验高空(12000 m以上)的加压供氧生理效应,④训练飞行员的呼吸控制方式。 结果:实验结臬表明,降低了迅速减压训练高度,减少了迅速减压的压差,降低了加压供氧接通高度,避免了发生航空气压损伤性航空病;实现了高空低压、减压和加压供氧训练效果;控制了迅速减压瞬间的呼吸方式,防止了气压性肺损伤。 结论:飞行员低压舱低高度、低压差、低空加压供氧的综合高空低压、低氧、减压、加压生理训练方法安全、有效、高效。
航空生理训练 气压损伤 航空病 低压舱 减压模拟 呼吸控制
肖华军 邓昌磊 臧斌 刘晓鹏 付丽珊 顾昭 陈娟 施维茹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9-44
2009-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