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性肝脏撞击伤后血液黏弹性对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血液黏弹性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在肝损伤后早期采用降黏措施提供实验研究依据。 方法:建立模拟空降坠落性肝脏撞击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0、30、60、120 min及死亡即时等几个时相点各抽血5ml,24 h内全部送检并完成测定,并按血液黏弹性计算方法得出结果。 结果:肝撞击伤后当时间一定,血液黏度(η)随剪切率的增大而降低:当剪切率一定,η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剪切率(ω)一定,血液黏度分量(η),血液弹性分量(G)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时间一定,η’随ω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在ω为1.627时增大到最高峰后再降低;G’随ω的增大先升高,在ω为3.000时,增大到最高峰后再降低。 结论:在坠落性肝撞击伤后的早期抗休克救治过程中,积极输血扩容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降低血液黏度及黏弹性,以达到改善微循环,有效纠正组织缺血缺氧的不良状况,防止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坠落性犬肝撞击伤后的早期,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血液黏度及黏弹性,可以明显减轻肝脏损伤。
坠落性肝脏撞击伤 血液黏弹性 动物模型 救治过程
张洪义 肖梅 孔亚林 何晓军 刘承利 张宏义 张辉 徐新保 赵刚 张希东
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5-246
2009-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