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半干旱区不同立体复合模式下大扁杏的光合特性
选择科尔沁沙地南缘3种果粮草立体复合模式(模式A:大扁杏//花生/玉米/花生//大扁杏;模式B:大扁杏//玉米//大扁杏;模式C:大扁杏//草//大扁杏),研究了3种果粮草立体复合模式下田间主要气象因子的日变化以及大扁杏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大扁杏所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PAR)为:模式C>模式A>模式B;模式B的空气相对湿度(RH)较大而气温(Ta)较高,田间CO2浓度也相对偏低。3种模式大扁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两个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与16:00前后。3种模式的Pn日平均(8:00~18:00)分别为10.5、9.4和10.6μmol/(m2·s);最高值分别为17.9、15.2和18.2μmol/(m2·s),模式B的光合能力明显低于模式A与模式C,而蒸腾速率(E)则比另两个模式高,模式A的光合速率虽介于模式B与模式C之间,但其蒸腾速率相对两模式偏低,故模式A的大扁杏WUE日平均相对较高,抗旱性较强。因此,模式A在风沙半干旱区表现较好。
复合模式 大扁杏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蒸腾速率 风沙半干旱区
王慧新 颜景波 何跃 赵立仁 姜涛 潘德成 孙占祥 张玉龙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 123000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 11016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14
2009-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