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微卫星DNA库的构建
目的:湖北钉螺是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分布广泛、受地理隔离影响严重,湖北钉螺在我国大陆分布多个不同的种型。本研究通过构建湖北钉螺微卫星DNA库,以期为深入分析湖北钉螺各种型遗传分化程度和群体遗传结构,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利用Sau3AI酶切湖北钉螺基因组DNA,回收并富集200bp-900bp之间的DNA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AAT)17,(GA)25,(CCT)17,(AC)25,(CAG)17,(CA)18,(CAC)5,(TC)10,(GT)8和(TG)18等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结合亲和素后超滤离心,浓缩杂交片段,重复2次并利用PCR反应扩增富集杂交片段,插入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筛选含微卫星DNA序列的阳性克隆,测定分析其序列。 结果:本研究应用(AAT)17,(GA)25,(CCT)17,(AC)25,(CAG)17,(CA)18,(CAC)5,(TC)10,(GT)8和(TG)18共10个寡核苷酸探针对湖北钉螺进行微卫星DNA的分离和筛选,测序获得有效序列295条,所有序列经Chromas和Clustal X等软件包进行核准与比对,结果显示其中含有微卫星的有效序列207条。其中以双核苷酸重复占多数,三核苷酸重复序列重复次之,多核苷酸重复比较少见;重复序列以(CA)n和((GT)n数量最为丰富,重复次数最多的(CA)n可达98次,根据Weber (1990)对微卫星DNA序列的分类标准,本研究获得完整重复序列51条(24.6”%” ),非完整重复序列124条(59.9”%” ),复合重复序列有32条(15.5”%” )。 讨论:微卫星DNA核心序列在基因组中呈串联重复排列,其重复序列和长度表现较高的多态性,对于揭示物种遗传多态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少湖北钉螺基因组的数据,目前仍少有湖北钉螺微卫星DNA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湖北钉螺微卫星DNA库,为进一步探讨湖北钉螺不同种型遗传分化、群体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
湖北钉螺 微卫星DNA 遗传分化 遗传结构 日本血吸虫
李石柱 马琳 马雅军 刘琴 王强 张仪 周晓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上海,20002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上海,200025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南昌
中文
85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