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盘鲍微卫星标记开发和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采用磁珠吸附法构建了皱纹盘鲍的三碱基(CAG8)微卫星富集文库,挑取文库中的1440个克隆进行测序,从中选出57条序列进行后续分析,成功开发了17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该17对微卫星引物对具不同遗传背景的皱纹盘鲍4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A”是我国大连一个野生群体的成体,2003年采自大连三山岛海域,2005年初取样,于-80℃保存;群体B、群体C和群体D均是2008年人工繁育的杂交苗种。其中:“群体B”是群体间杂交的F1(Cs×J),该组合的母本是中国种鲍在山东荣成进行连续群体选育培育得到的(即Cs)、父本则是2007年从日本引种到中国的成体。
皱纹盘鲍 微卫星 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张丽博 李加琦 匡友谊 刘晓 孙效文
冲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及农业部北方鱼类生物工程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7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技术学院, 上海2013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冲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及农业部北方鱼类生物工程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70
国内会议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南昌
中文
92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