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距离对基因流的影响:6个泥蚶群体的AFLP分析

重要的滩涂经济养殖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广泛分布于东亚太平洋海岸的韩国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是良好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对象。以往对泥蚶群体的研究主要运用了信息量相对较低的RAPD、COI及同工酶的方法,根据所得遗传距离与遗传相似性结果,主张将各泥蚶群体以福建为界分为南北区系,属于等级划分的基因流模型(Hierarchical Model)。本研究首次运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包括尚未研究分析过的广西企沙群体在内的韩国釜山、山东日照、江苏如东、浙江乐清、海南海口的6个泥蚶(T.granosa)群体的遗传结构与群体间基因流与地理距离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泥蚶 AFLP技术 基因流模型 地理距离 遗传距离 遗传多样性
邵艳卿 柴雪良 董迎辉 林志华 刘广绪
浙江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浙江万里学院,生命与海洋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浙江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浙江万里学院,生命与海洋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
国内会议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南昌
中文
95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