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螺类宿主感染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

作者在福建省各地采检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螺类宿主标本中,发现其感染率高低除与大环境(地理地貌、植被及野生动物等)因素有关外,常与螺的所孳生微型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本文择部分具有代表性地理地貌的卫氏肺吸虫、斯氏肺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宿主螺类,包括短沟蜷、拟螺螺、大瓶螺和褐云玛瑙螺孳生环境及其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卫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寿宁县杨梅溪,溪宽2m~3m,溪流有一定坡度,流水相对较急,溪床由石壁或重叠的卵石块构成,孳生地为溪流型。卫氏肺吸虫另一类孳生地为坑沟型,为溪流型同一水系支流,溪宽1m~1.5 m,有许多因微小落差或转弯角的水流甚为缓慢,并有少量泥砂堆积缓流溪段。溪流型和坑沟型的放逸短沟蜷螺卫氏肺吸虫尾蚴的感染率分别为0.09%(1/1082)与0.34(5/1469)斯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政和县西表村庄附近两条山沟。Ⅰ号沟:小型山沟,较长,沟宽0.5 m~1.0 m,沟内水量除雨季外一般水流不大,但常年流水不断,沟边石块与枯枝烂叶片上孳生拟钉螺。;Ⅱ号沟:山垅田水源头渗水(地下水)小型洼地,面积约6~7m2,周围灌木荫蔽,石壁终年潮湿,碎石块与枯枝叶片上查见大量拟钉螺。
肺吸虫 广州管圆线虫 螺类宿主 感染率 生态环境
程由注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南昌
中文
170-171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