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麻醉护理工作模式的初步实践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08年10月开诊,至今已1年。自开业初麻醉科就设立了麻醉护理岗位,并在麻醉护理工作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本文介绍了医院与科室概况,分析了麻醉护理工作范围及模式,得到的体会是:尽管当前麻醉护理工作己经在部分医院开展,但多数是在麻醉准备室、麻醉恢复室(PACU)麻醉护理工作,而且不是麻醉护理专业毕业,编制较少,麻醉护理职责不统一。本院的这种麻醉护理路径可以解决临床麻醉护理、PACU的护理以及术后镇痛护理脱节的问题,具有节约人力,按需分配工作量等优点。其次,麻醉护理工作对临床麻醉工作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麻醉科医师摆脱了过去那种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是工人的局面,临床麻醉工作职责分明。手术衔接更加紧凑;病人也感受到麻醉科医护工作的责任和重要性,术后镇痛病例明显增多,术后疼痛的管理质量也明显提高,病人术后镇痛投诉率明显降低。最后,麻醉护理工作需要争取院领导和护理部主任的支持,争取手术室护士长的配合。

麻醉护理 护理工作模式 术后镇痛 管理质量

张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麻醉学专业教育研讨会

天津

中文

68-70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