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软岩巷道修复支护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认识
深部岩层具有高应力、低强度、强流变性的特点,同时巷道具有非线性大变形特征,单一的支护方式难以控制。兴安四水平新副井井底重车线巷道由于原始设计采用了素砼碹或锚网喷支护,支护强度不够,同时处于深部软岩层中,加之长期矿井涌水浸泡,引起大变形,冒顶、缩帮、底鼓现象严重,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合作,并经过多次论证后,支护设计采用联合支护形式,一次锚网喷+锚索的主动支护,及二次桁架+混凝土发碹的被动支护,来抑制深部岩层易变形的这一特点,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经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表明,联合支护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变形问题,是一种有效控制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的支护形式。
软岩巷道 巷道变形 支护形式 锚网喷支护 锚索支护
陈贵林 马开玉
鹤岗矿业集团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73-75
2009-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