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属4种植物遗传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目的:对蒲公英属植物进行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方法对不同居群蒲公英进行检测。通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建立其聚类分析图。 结果:从150条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出10条有效引物,在河南4个品种24个野生蒲公英居群RAPD扩增中共扩增出111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1个位点,每个居群扩增出46.25个位点:在所获得的95条可重现谱带中,7条单态,88条多态,多态性程度达92.63%,遗传距离在0.0087-0.7922。 结论:蒲公英不同种、同一种不同居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种间差异大于种内,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居群间;RAPD技术可以作为蒲公英居群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及品种鉴别研究的有效手段。
蒲公英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李喜凤 杜云锋 张红梅 郝哲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240-244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