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固沙林采伐迹地自然恢复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采用样方法对辽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撂荒后1~5 a内自然恢复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伐迹地自然恢复形成的自然植被群落共有49种植物,分属于26个科,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最为丰富。1a采伐迹地、2a采伐迹地、3a采伐迹地和5a采伐迹地植物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81、0.792、0.845和0.870,Shannon-Wiener信息统计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基本相似。植被总生物量由1.351 t·hm-2增加到9.745 t·hm-2,撂荒2a时植被系统开始产生枯落物。随着植被恢复时间增加,死地被物生物量从0.824 t·hm-2增加到1.403 t·hm-2。与采伐前相比,撂荒使采伐迹地土壤表层(0~15 cm)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各层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撂荒具有较早归还凋落物和增加土壤养分的能力。

固沙林 采伐迹地 自然恢复 植物多样性

吴祥云 李宏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

国内会议

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7-31

2008-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