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绵羊品种边际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本文应用边际多样性方法,利用微卫星DNA遗传距离分析了中国24个地方绵羊品种(群体)的灭绝概率、品种贡献率,现实多样性、边际多样性和保护潜力,确定了绵羊群体的优先保护次序。应用三种模型分析未来群体期望多样性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资金优化配置方案。绵羊群体的优先保护次序为兰州大尾羊、汉中绵羊、贵德黑裘皮羊、滩羊、豫西脂尾羊、腾冲绵羊和多浪羊等。在文中涉及的模型中,加性模型(Model A)被评定为资金优化配置最佳模型。具体投资分配方案为:兰州大尾羊(33”%”)、汉中绵羊(21”%”)、贵德黑裘皮羊(18”%”)、豫西脂尾羊(11”%”)、多浪羊(8”%”)、腾冲绵羊(6”%”)和滩羊(3”%”)。
边际多样性 绵羊 种质资源 遗传距离
赵倩君 关伟军 马月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4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79-85
2008-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