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κB/P65、FHIT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生物标志物NF-κB/P65及FHIT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肿瘤生物学特点并探讨其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PV6000二步法检测359例结直肠癌(其中有198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及35例癌旁正常组织NF-κ B/P65及FHIT表达的异同。 结果:(1)结直肠癌NF-κ B/P65的阳性率为67.7%(243/359),FHIT的阳性率为46.0%(165/359);(2)NF-κB/P65和FHIT均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均<0.05)。FHIT还与肿瘤的肠壁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均<0.05)。(3)NF-κB/P65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而FHIT阳性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5)。(4)NF-κ B/P65与FHIT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负相关(r=-0.167,P=0.019)。(5)NF-κ B/P6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而FHI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则显著低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均<0.05)。(6)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NF-κ B/P65是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NF-κB/P65及FHIT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结直肠癌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结直肠癌 核转录因子κB 脆性三联组氨酸 免疫组化 阳性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吕洋 赵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853
国内会议
2007亚太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综合防治高峰论坛及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
北京
中文
189-194
2007-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