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CyclinD1、Bcl-2、Bax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生物标志物ER、PR、CyclinD1、Bcl-2、Bax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探寻这些生物标志物对化疗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 方法:用HE及SP免疫组染色法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各生物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ER 60%,PR 58%,CyclinD1 55%,Bcl-2 50%,Bax 34%。其中ER的阳性率与患者的绝经与否有关,ER、PR、Bcl-2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负相关。Cyclin D1阴性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要短于Cyclin D1阳性的患者(X2=7.77,P=0.0053)。ER、PR阳性者与阴性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 PER=0.0322,X2=6.19 PPR=0.0129),ER、PR阳性者无瘤生存时间更长。Bcl-2阳性者平均无瘤生存时和平均总体生存时间均长于Bcl-2阴性者。ER为阳性表达者,化疗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55.4个月)长于ER阴性者(35.8个月)(X2=6.10,P=0.0135),Bcl-2为阳性表达者,化疗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54.8个月)长于Bcl-2阴性者(41.6个月)(X2=10.11,P=0.0015) 结论:ER、PR、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相关,Bcl-2、CyclinD1的表达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相关。ER、Bcl-2为阳性表达,患者化疗后无瘤生存时间较长。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生物标志物 免疫组化 无瘤生存时间 临床病理特征
王湛博 赵坡 刘梅 李向红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100853
国内会议
2007亚太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综合防治高峰论坛及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
北京
中文
207-212
2007-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