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类药物是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的三大类药物。卡培他滨作为氟尿嘧啶的前体口服制剂,在体内须经胸苷酸磷酸化酶TP酶活化方可转变为活性产物发挥抗肿瘤效应。与传统的FU/LV或LV5FU2相比,有效率、TTP相当,除手足综合征外,无论血液学毒性还是非血液学毒性均明显下降。以这些药物为基础组成的化疗方案在一、二线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己达成共识。以5FU/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成的FOLFOX/XELOX方案和联合CPT-11组成FOLFIRI/XEL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可以互为一、二线。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以上化疗药物联合方案的用药顺序并无定论。初始治疗的选择可能取决于特定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患有基础神经病变者常首选含伊立替康方案,或有慢性肠道功能障碍者常首选奥沙利铂方案。事实上,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与病人是否能够全部接受到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三种药物有关。近年有关术后辅助治疗,stop and go策略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以及以抗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 )和抗EGFR的Ig1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商品名erbitux)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OPTIMOX即stop and go策略,简述了结直肠癌辅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化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等内容,指出这些研究初步显示出联合多靶点药物的可行性,而且目前,有关多个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以及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辅助治疗中也在开始进行临床试验,但靶向药物的治疗更多可能与肿瘤的分子分型相关,所以进一步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子生物学行为,将为靶向药物的疗效提供更好的结果。

结直肠癌 化学疗法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靶向药物 联合用药

沈琳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

国内会议

2007亚太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综合防治高峰论坛及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

北京

中文

450-452

2007-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