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利用30个微卫星DMA标记对27个华东地方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河田鸡,为0.687 0,最低的是狼山鸡,为0.617 0;平均遗传距离最远的是漳州斗鸡,为0.404 7,最近的是仙居鸡,为0.210 1。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用UJ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7个鸡种被聚为7类:崇仁麻鸡、丝羽乌骨鸡和鹿苑鸡聚为第一类,余干乌骨鸡、康乐鸡、灵昆鸡、琅砑鸡、淮北麻鸡、淮南三黄鸡、萧山鸡、江山乌骨鸡、仙居鸡、瓦灰鸡、济宁百日鸡、丝绒乌骨鸡、河田鸡、金湖乌骨鸡、溧阳鸡、白耳鸡、浦东鸡和寿光鸡聚为第二类,东乡绿壳蛋鸡、汶上芦花鸡和狼山鸡各独自聚为第三、第四、第五类,鲁西斗鸡与宁都三黄鸡聚为第六类,漳州斗鸡独自聚为第七类。本研究结果为华东地方鸡品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华东地方鸡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方鸡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种质特性 资源保护
陈宽维 李慧芳 王金玉 汤青萍 沈见成 章双杰
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扬州 225003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5-244
2005-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