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华优势藻高效防控铜制剂筛选研究

本研究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物种,对比研究络合铜、有机铜和无机铜三类五种典型铜制剂的控藻效果以及对斑马鱼等非靶标生物的生态风险。试验结果表明,25%络氨铜水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对蓝藻和绿藻水华优势种均有较好的生长抑制效果,其对初浓度为2-4×105cell/mL的铜绿微囊藻的96h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3 mg/L、0.06 mg/L和0.05 mg几,对初浓度为2-4×105cell/mL的小球藻的96h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38,0.59和0.27 mg几,对初浓度为2-4×105cell/mL的斜生栅藻的96h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36,0.68和0.70 mg/L。同时当铜绿微囊藻浓度由2-4×105cell/mL增至2-4×106cell/mL时,络氨铜、琥胶肥酸铜和乙酸铜对其抑制效果无显著变化。而当普通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浓度由2-4×105cell/mL增至2-4×105cell/mL时,各种铜制剂的抑藻效果均明显减弱。无论有效控制单一的蓝藻水华还是同时控制蓝藻、绿藻水华,25%络氨铜水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和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对非靶标物种的生态风险均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5%络氨铜水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和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均可作为高效、绿色的蓝藻水华控制剂,其中尤以25%络氨铜水剂为首选。

络氨铜 铜绿微囊藻 普通小球藻 斜生栅藻 生态风险

王蕾 石利利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

国内会议

2010年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高层技术论坛

合肥

中文

213-219

2010-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