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适合于专业地震工作者与群测群防监测地震前兆效应的大气特征与变化——苏门答腊(2004)、汶川(2008)地震前兆的“大气近低空减压效应”检验

本工作概述我国学者多年来,基于实践信息的分析相继发现了重大地震前的大气特征与变化。 其中包括耿庆国研究员、欧阳首承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地震前的干旱、地热的大气结构特征与变化,和陶守正教授80年代发现的地震前的‘近低空大气的减压效应’。本系列工作出于人们对于地震缺少或基本无事前的感官效应的问题上,上述学者相继发现了气象信息对于地震事件展示了间接信息的特点,拟分别介绍其工作的要点。意在贯彻地震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在学习研究陶守正教授(第一作者)80年代(1986)发现的地震前的‘近低空大气的减压效应’基础与指导下,本文第二作者以苏门答腊(2004)、汶川(2008)地震的实例说明检验地震的这种地震前兆效应。对如何利用国际网站上可以获得并在线处理的气象数据识别这种前兆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便于其他研究者应用这种方法对这种地震前兆效应进行研究.

地震前兆 大气结构特征 大气减压效应 尺鱼事件 分网信息 群测群防监测 地震预测

陶守正 陈一文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灾害预测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20

国内会议

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北京

中文

155-165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