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汶川地震后,中国天灾预测科技创新强化发展之路

本文结合汶川地震后,中国天灾预测科技创新强化发展之路需要做的几方面工作做一探讨:1、端正认识、统一评价,要求实、公正。2、加强组织。还要考虑设立一个天灾预测的常设科研组织。对于像国内河南郸城、美国NASA那样的重要预测提出后,国务院在决定是否采纳前、是否向社会通报前,要经过一个科学研究的高级评估单位认真有效的评估才好。这个常设单位的成员应是起码具有40年预测经验、3次以上重大天灾成功预测的实践的资深专家。3、必要的经费支持。要使天灾预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能叫他们寸步难行。把大吃大喝的钱,盖酒店买汽车的钱,贪污浪费的钱抽1/10,用在天灾预测科技创新事业上,千秋万代老百姓都会感谢的。

汶川地震 天灾预测 科技创新 科技发展

王涌泉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北京

中文

341-343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