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激光微孔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创面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激光微孔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与自体薄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胰蛋白酶/TritonX-100的方法制备PADM,使用激光加工机对其进行打孔,根据微孔孔间距的不同,制备出四种不同规格的激光微孔真皮基质。144只SD大鼠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6组:微孔组Ⅰ、Ⅱ、Ⅲ和Ⅳ采用孔间距分别为0.8mm、1.0mm、1.2mm和1.5mm的激光微孔PADM+自体刃厚皮移植;网状组采用网状PADM+自体刃厚皮移植;对照组采用单纯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定期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移植物成活率和创面收缩率,同时行组织学观察。将激光微孔P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应用于临床,修复切除瘢痕后继发创面9例,并采用网状P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单纯自体薄皮片移植进行自身对照。 结果:微孔组Ⅰ、Ⅱ术后6周移植物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网状组。微孔组Ⅲ、Ⅳ术后4、6周移植物成活率均低于网状组和对照组。微孔组Ⅰ、Ⅱ术后4、6周创面收缩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术后6周较网状组亦显著降低。组织学观察显示各微孔组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基底膜结构完整。临床应用的9名患者中,5例患者各组复合皮均全部成活;4例患者激光微孔PADM移植区成活良好,网状PADM移植区局部可见水疱或表皮松动,经换药后愈合。组织学观察:激光微孔PADM移植区表皮、真皮结构基本正常,表皮钉突密集,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规整,毛细血管结构丰富,未见皮肤附件;网状PADM移植区表皮、真皮结构接近正常,表皮钉突散在;单纯自体薄皮片移植区表皮层分层接近正常,钉突稀少。 结论:与网状PAMD相比较,激光微孔PADM在移植物成活率及组织结构上更有优势,可提高进一步创面修复质量。

皮肤缺损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激光微孔 自体薄皮片 复合移植 创面修复

梁黎明 柴家科 杨红明 宋慧锋 京萨 冯瑞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北京市 100037

国内会议

2009年度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论坛

北京

中文

1-7

2009-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