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6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和分析,并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之间的并发症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将结果整理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乙肝后肝硬化发生率96.67%,男:女为5.7:1;合并感染发生率31.7%。肝硬化代偿期组为6.90%,失代偿期组为54.84%,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胆囊结石发生率53.3%:两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活性、CA199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仍是导致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代偿期;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活性、CA199在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间比较差异显著,且联合检测更能准确评估肝脏功能及预后。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并发症 生化指标
肖文革 李广鉴 周辉芳
开滦医疗集团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77-181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