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属性、生成机制与发展模式探索
在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生深刻变革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农技协的作用,保质其强劲的发展态势,为助农增收、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作贡献,不仅是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的努力方向,更是乐山市农技协工作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乐山市的农技协迅速发展,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农技协。2003年12月15日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视察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时,对峨眉山食用菌协会“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2005年5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有关部门领导到乐山市五通桥花木协会调研,总结了示范一片、致富一方经验,为2006年全国“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提供了现场参考。本文总结出的乐山市农技协具有的三大属性、四大运行机制和五种发展模式,目前已在乐山市各地农村开花结果,在助农增收,科技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生成机制 科技致富 农村科普
蒋渝 曾波 张欣燕
四川省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四川 乐山 61400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6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