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隐结构模型对证候研究的思想和意义

本文将中医辨证理论和证候的获得过程与隐变量和隐结构分析的思想作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探索隐结构法对证候研究的实际意义。证候就像隐类分析一样是通过可见的“症状显变量”来探求内在的不可见的“证候隐变量”,并建立证候隐变量和症状显变量以及证候隐变量之间的隐结构,但是传统中医证候的结构是由人脑从经验而习得的,而隐结构模型的构建则是由电脑基于相应的统计学原则,通过对临床流行病学所收集的症状数据分析所构建的。此模型不仅符合中医辨证理论,而且具有定量化的优势,可作为中医证候客观化和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之一。

中医辨证 隐结构模型 临床流行病学 中医证候

袁世宏 张连文 杜彩凤 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中医诊断系 北京 100029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

国内会议

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国际研讨会暨临床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新进展及其应用国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09-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