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转运蛋白在慢性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和研究
1969年Onley首次提出谷氨酸对神经元有很强的兴奋性毒性作用,Jabaudon D et al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谷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特点。由于细胞外液中没有使谷氨酸失活的水解酶系统,所以从神经末梢释放的谷氨酸将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的Na+-依赖的高亲和力的谷氨酸转运蛋白(EAAT)摄取至胞内,转变成谷氨酞胺,以保护神经元免受其兴奋性毒性影响。近年来,对被克隆的五种EAAT亚型在一些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改变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对谷氨酸转运蛋白在慢性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本文将就近年来在慢性病理性疼痛中谷氨酸转运蛋白在脊髓中枢的表达和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慢性病理性疼痛 谷氨酸转运蛋白 神经元 作用机制
张兢 顾小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长江流域、第八次华东地区、第十四次江苏省麻醉学术大会
南京
中文
368-371
2009-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