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曲霉毒素B1致雏鸭肝脏细胞DNA的损伤效应

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不同水平(3μg,30μg,300μg AFB1/kgBW)染毒后,在不同时间点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情况;探明AFB1染毒剂量及染毒时间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之间的关系,为AFB1遗传毒性提供研究模型。将96只雄性北京鸭雏鸭,随机分为16组。雏鸭AFB1灌胃染毒后,分别于1h,2 h,8h,24 h和48 h用彗星试验检测肝细胞DNA损伤。试验表明,雏鸭对于AFB1导致的肝细胞DNA损伤非常敏感,低剂量(1/100 LD50)AFB1暴露就能够引起雏鸭肝细胞DNA发生显著损伤;肝细胞DNA损伤程度与AFB1摄入量以及摄入时间有关。一次经口染毒AFB1 2 h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达到高峰,此时DNA损伤程度与AFB1暴露之间的量效关系最为明显。所有染毒组在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尾矩、Olive尾矩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AFB1染毒剂量增加,DNA损伤程度加深、持续时间延长。试验还提示,雏鸭是研究AFB1遗传毒性的一个良好动物模型,彗星试验能够反映AFB1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量效关系。

黄曲霉毒素 雏鸭 肝脏细胞 遗传毒性

王瑞国 苏晓鸥 侯水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90-100

200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