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理论思考及运行机制研究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私人服务应该由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只能由政府提供。面临政府提供服务的低效率和垄断性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公众不允许政府放弃过多公共服务的两方面矛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公共服务改革浪潮。英、法、德、美、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东欧国家,都逐步将公共服务市场化纳入政府改革的实践框架之中,政府通过多种市场化措施将城市基础设施、邮电通讯、自来水供应、医院、交通、治安等各项公共事务推向市场化,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其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外经验表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一种有效选择,但我国在这一方面才刚刚起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以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介绍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简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国外经验借鉴,并提出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的运行情况及完善思路。
政府购买 公共服务 市场化改革 运行机制
安秀梅 曹雪姣 周子伏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4-302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