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营利组织“第三次分配”的社会福利效应--兼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激励规制

本文在借鉴黄有光、Sen(1979)等学者发展的基数效用基础上,通过设定Samuelson-Bergson(1938)社会福利函数的具体形式,构建“非营利组织‘第三次分配’的社会福利函数模型”,来评价非营利组织的“第三次分配”与政府的“二次分配”所产生的不同社会福利效果。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在社会再分配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采取合理的财政激励规制提供理论依据。

非营利组织 第三次分配 社会福利 财政激励

周旭亮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北京

中文

303-313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