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改革--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视角

自从1994年分税制体制实施以来,地方税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但运行到现在的地方税体系,早已是“伤痕累累”,一方面面临着税种老化、调整过频、税基过窄、税负偏低、功能弱化以及收费膨胀、以费代税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体制的调整,地方税体系中的重要税种又存在逐步向共享税转化的趋势,弱化了地方组织收入和调控地方经济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行政体制的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地方税收体系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逐步增强地方财力,适应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要求。本文对中国地方税体系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下的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宏观思考进行了简述。

地方税收 财政体制 事权相匹配 税收改革

李光龙 管治华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北京

中文

611-618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