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人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 应用平头不锈钢螺钉从大鼠第4颈椎(C4)椎体前侧钻入压迫脊髓腹侧,螺钉侵占脊髓深度分别为0.4、0.8、1.3mm,并规定为轻、中、重压迫。术后保留螺钉30天,并用联合行为评分(CBS)、神经电生理、大体观察、光镜、电镜检查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模型动物脊髓慢性压迫随着螺钉轻、中、重压迫程度的不同,其术后行为学、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组织学观察符合脊髓慢性压迫症病理改变的特点。结论: 建立了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此模型制作简便,可重复性强,脊髓损伤能表现出不同的压迫深度,为进—步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病理机制,研究有效治疗方药奠定了基础。
脊髓慢性损伤 动物模型 组织学观察 损伤病理
胡志俊 卞琴 王拥军 刘梅 施杞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华经筋医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07-113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