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前降支置入Ameroid环后不同时期冠脉造影特点

目的:制作与临床发病情况更接近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CEMP)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慢性缺血模型,观察手术后不同时期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方法:在健康CEMP的LAD外置放Ameriod环,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行冠脉造影,观察冠脉狭窄程度、冠脉血流分级和侧支血管生成情况。对照组动物开胸后,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并过线,不置入收缩环,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动物LAD狭窄情况及侧支血管生成情况。 结果:42只动物存活并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实验组动物4周冠脉狭窄率96.77%±0.84%,8周冠脉狭窄率98.35%±2.13%,对照组动物冠脉狭窄率O%,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动物冠脉血流明显减少、充盈周期明显延长,TIMI分级存在明显差异(P<0.01)。观察实验组动物不同时期的冠脉造影发现。8周时的冠脉血流少于4周时、灌注周期长于4周;8周时的侧支血管生成多于4周时,TIMI分级和侧支血管分级存在差异(P<0.05)。右冠血管参与形成的侧支循环,4周时占55%,8周时占87.5%。 结论:利用Ameriod环复制CEMP的LAD慢性闭塞疾病模型,能够达到较高动物存活率和模型成功率;不同时期的冠脉造影显示右冠(RCA)在前降支闭塞时的侧支生成、冬眠心肌的形成中的有重要作用。

慢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 Ameriod环

唐跃 钱鑫 袁卫民 孟亮 田毅 彭鹏 杨建中 张宝杰 吴爱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2009年第七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暨第四届北京实验动物科学国际论坛

北京

中文

43-46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