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芨芨草草原生物量的影响
生物量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现代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生物量指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物质总量,反映了植被层的生物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功能指标。它不仅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也是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测度指标之一。它体现了群落结构、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反映了群落的生长状况。它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国内外对生物量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但对于青海湖地区芨芨草草原生物量的研究相对较少,也缺乏对芨芨草草原长期围栏封育的效益评价。本研究选择了青海湖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芨芨草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围栏内外的枯枝落叶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退化芨芨草草原的植被恢复及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将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合理规划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围栏封育 芨芨草 草原生物量 草地生态系统 群落生产力 草原管理
周国英 陈桂琛 徐文华 杨路存 韩友吉 李锦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8100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810001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816-82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