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4个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对大白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随着各种新型生物技术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各种经济动物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动物的育种已经进入了分子育种时代。1994年ESR (Estrogen receptor)标记的发现从育种实践上证实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猪繁殖性状改良的优势。在之后的近20年里,大量实验室工作已经分离和鉴定了许多分布于整个猪基因组的控制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和标记。综合利用多个标记的信息对猪繁殖性状进行改良已经成为猪育种的必然趋势。

产活仔数 猪繁殖性状 候选基因 大白猪 分子育种

刘远 雷明刚

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陕西杨凌

中文

291

200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