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位置候选基因
20世纪以来,奶牛的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由于育种所实现的群体遗传改良起到很大作用。但传统的选择方法进展较慢,如果能找到影响奶牛产奶性状的主效基因,并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将大大加快遗传进展。自Georges首次进行奶牛产奶性状QTL定位以来,许多国家针对奶牛产奶性状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QTL初步定位、精细定位、位置候选克隆等,但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中国荷斯坦奶牛群在该性状上已进行了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展位置候选基因分析,可望找到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产奶主效基因,以促进奶牛业大力发展。
奶牛 产奶性状 候选基因 标记辅助选择 遗传改良
梅瑰 张勤 丁向东 张哲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640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陕西杨凌
中文
369
200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