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四个牛品种LMF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我国牛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这对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肉牛新品种是一种宝贵的遗传资源。南阳牛、秦川牛和郊县红牛各自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点,却都存在生长缓漫,屠宰率和净肉率较低,这些是制约我国肉牛业较快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脂肪酶成熟因子1蛋白(LMF1)是高等动物大部分组织都分泌的一种在脂肪酶成熟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对动物体脂肪的代谢、能量平衡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机体脂质代谢和血脂稳态调控网络重要调节因子。LMF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导致各种代谢功能的紊乱,造成严重肥胖、糖尿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4个中国牛群体LMF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生长性状的影响,为今后黄牛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生长性状 基因多态性 黄牛 遗传变异 脂质代谢

任刚 赖新生 李密杰 雷初朝 胡沈荣 张春雷 王新庄 陈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徐州师范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徐州 221116 河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 4500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徐州师范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徐州 221116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陕西杨凌

中文

393

200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