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尾分析法对北极狐自咬症遗传病因的初步研究

北极狐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养殖动物。自咬症是肉食动物常见的一种慢性经过的疫病,病兽自己咬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狐狸自咬会导致皮张不完整,发病后的成狐皮内层无油脂,皮张质量差而难以销售,给养狐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咬症发病原因有很多,近年来对自咬症的防治主要集中在营养和环境上,但是自咬行为仍然发生,有观察表明种公狐有自咬症,仔狐一般全部都可能患上白咬症,种母狐有自咬症,仔狐一般呈散发。为了减少自咬症的发生,加强北极狐的育种工作,作者采用RAPD技术,两尾分析的原理对健康北极狐和患病北极狐样本分别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对自咬症发病原因的遗传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子水平的论证,为今后北极狐的免疫育种和抗病育种及其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北极狐 自咬症 抗病育种 遗传病因 尾分析法

王慰慰 白秀娟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哈尔滨 150030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陕西杨凌

中文

510

200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