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神经递质胍丁胺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元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前期证明胍丁胺作为一种新型神经递质具有抗抑郁作用,本实验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胍丁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细胞学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通过开场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观察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氟西汀组(10mg/kg,ig)和胍丁胺组(20 mg/kg,ig)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加入不同浓度皮质酮(50~300μmoL/L),采用CCK-8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对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培养体系内加入胍丁胺,观察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蔗糖偏嗜度明显降低,氟西汀和胍丁胺可逆转此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MAP2表达明显减弱,氟西汀和胍丁胺可改善此病理变化。胍丁胺(5μmoL/L)对皮质酮(100μmoL/L)所致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结论:胍丁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胍丁胺 抗抑郁作用 神经元保护 细胞学机制 慢性应激模型
陈红霞 张有志 张黎明 李锦 李云峰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0-286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