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毒中镇痛成分的分离纯化和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蛇毒应用于镇痛已有70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应用蛇毒来缓解恶性肿瘤疼痛、神经痛和关节痛。我国自1952年起,开展对蛇毒的镇痛作用研究,开发了蛇毒粗毒制剂和蛇毒神经毒素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疼痛。蛇毒中的毒素种类很多,大部分为蛋白质,具有许多不同的生物功能。通过应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提取蛇毒中镇痛的有效组分,并研究其镇痛机制,为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运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得到了具有镇痛活性的蛋白,通过质谱、等电聚焦、SDS-PAGE和氨基酸测序的方法,检测了najanalgesin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纯度和氨基酸组成。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检测了najanalgesin的镇痛效果。 结果: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得到了具有镇痛活性的蛋白,根据来源,命名为najanalgesin。其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和纯度分别是6.7×103、8.0左右和90%。眼镜蛇粗毒的腹腔注射LD50为0.9 mg/kg,najanalgesin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所致的疼痛均有抑制作用。通过阻断荆实验表明,najanaJgeasin的镇痛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受体和阿片受体都有关系。 结论:Najanalgesin具有外周和中枢的镇痛作用,najanalgesin起效快而且作用时间长,具有进一步开发成药物的潜力。
眼镜蛇毒 分离纯化 镇痛作用 热板法 醋酸扭体法 肿瘤疼痛 神经痛 药物开发
江伟健 梁映霞 韩丽萍 袁进 赵树进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广州,51001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20-33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