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皮肤灼伤10例临床观察
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系无色或白色易潮解的结晶体,易溶于水,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对皮肤、粘膜有严重的刺激性和灼伤,在酸类的职业接触中危害最大。氯乙酸引起皮肤灼伤后,可通过破损皮肤吸收而中毒,当氯乙酸灼伤面积大于4”%”时,就有中毒死亡的可能。因其在工业、农业、医药等许多领域用途广泛,近十多年来,全国累计报告的氯乙酸灼伤病例较多,并有数例发生中毒死亡。氯乙酸皮肤灼伤的临床表现比较特殊,为探讨氯乙酸皮肤灼伤的特点、急救处理、灼伤与中毒的关系,本文现对某所收治的10例氯乙酸皮肤灼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氯乙酸 皮肤灼伤 临床观察 病例分析
赵风玲 苏冬梅 郭伟 李洁雅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郑州 450052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566-56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