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接铅工人在驱铅过程中β2-MG、NAG、RBP的效应分析

已有研究证实铅可对肾脏造成损害,由此导致的慢性肾衰已成为铅作业工人的主要死因;在职业接铅人群的死亡回顾调查中,铅性肾病死亡率居第二位;长期低浓度铅接触人群中铅性肾病患病率为8.2”%”,即使是铅吸收状态下仍有肾损害存在。因此研究铅性肾损害早期诊断指标对防治铅作业人员的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报道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三指标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功能有关。关于这三个指标在连续驱铅中的效应问题,目前未见报道,本文专门就此问题作了调查研究。

接铅工人 驱铅过程 慢性肾衰竭 早期诊断 生理指标

蒋东方 苏素花 农康 廖瑞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

厦门

中文

593-59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