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来源细胞促进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骨髓来源细胞对皮肤缺损伤修复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利用转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protein,GFP)嵌合小鼠动物模型,通过活体内骨髓来源细胞示踪和创面荧光组织学检查,对G-CSF骨髓动员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小鼠随机分为骨髓动员组和对照组。骨髓动员组小鼠连续5天予以皮下注射G-CSF501xg/kg/day,对照组小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小鼠背部1.3 x 1.3 cm2大小全层缺损伤。实验组继续给予G-CSF动员3天,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伤后每日观察各组动物创面大小、收缩程度及愈合情况,并照相记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每3天取血一次,检测至创面愈合。分别于术后第0、3、6、9、12、15、18和21天运用活体荧光成像仪(Maestro,CRi,Woburn,MA)记录小鼠创面GFP荧光强度。取骨髓动员组小鼠创面(术后5天)或愈合皮肤(愈合后1周)组织制取冰冻切片直接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同时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JCK10、α-SMA和factorⅧ。 结论:G-CSF动员后,骨髓来源细胞参与并促进创面愈合不仅仅是通过炎症反应或是血管新生。骨髓来源细胞可能在创伤和G-CSF共同作用下大量进入外周血循环,迁移至毛囊外根鞘等部位,伴随着新生毛囊的再生过程,骨髓来源细胞向表皮组织迁移分化并大量增殖,参与创面的修复和重塑,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皮肤缺损 缺损修复 骨髓来源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面愈合
王钰 夏照帆 孙瑜 韩妹 杨晓妍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三亚
中文
233-234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