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文献回顾和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试验文献,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霉酚酸酯的疗效与对照组的优势比(OR),评价霉酚酸酯的临床疗效。结果:共检索文献5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篇,总样本量141例,其中霉酚酸酯组73例,有效35例;对照组68例,有效45例。固定效应模型(x2=2.34,P>0.05,I2=0%)计算综合OR值为0.46,95%可信区间为”0.23,0.92”,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20,P=-0.03),MMF组疗效低于对照组。霉酚酸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比较,白细胞减少比其他免疫抑制剂少,合并OR=0.06,95%可信区间是(0.01,0.41)。贫血、感染、胃肠道症状与其他免疫制剂无差异。结论: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不优予对照组,但是能够减轻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

特发性膜性肾病 霉酚酸酯 Meta分析 药物副作用 临床疗效

王小琴 王长江 袁军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22次)全国肾病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431-432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