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本部面积25万km2,北部为沙漠、草原及丘陵区,南部为举世闻名的黄土高原。盆地可划分为六个二级构造单元,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90”%”以上分布在伊陕斜坡。油气藏主要受控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地质综合研究,强化技术攻关,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生界石油勘探在深化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陕北地区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横向上砂体复合连片,盆地西南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主砂体带延伸较远,在陕北地区找到了10亿吨储量规模的大型复合含油区,在陇东地区发现了超亿吨的西峰整装大油田;通过开展湖盆演化和坡折带研究,提出了长4+5期湖侵背景下发育三角洲沉积砂体及长6期湖盆中部仍发育厚层砂岩储集体的新认识,在姬塬地区石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湖盆中部开辟了找油大场面。天然气勘探通过建立石盒子期高建设型河流-三角洲沉积模式,确立了盆地北部米脂、榆林、苏里格、石嘴山四大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落实了以苏里格为代表的大型整装含气有利区。在沉积微相、古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西组山2石英砂体为海相成因”的新认识,扩大了榆林气田含气范围,探明了子洲气田,发现了高桥含气有利区。不断深化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特征,提出了靖边岩溶古潜台主体部位向东延伸的重要认识,实现了靖边气田的东扩。鄂尔多斯盆地石油资源探明率约为30”%”(含延长油矿),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根据盆地石油资源评价和近年来的勘探成果,预计还可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亿吨。天然气资源探明率约为19.6”%”,勘探潜力大,盆地东部神木-米脂区以多层系勘探为主,预计可形成××方地质储量,西部苏里格地区以寻找大面积低渗低丰度气藏为主,预计可形成××方的地质储量。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勘探 资源潜力 地质储量

杨华 付金华 姚泾利 刘显阳 刘新社 惠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38-43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