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美安第斯山前典型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南美安第斯造山带东侧与圭亚那地盾之间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其构造演化可分为古生代克拉通边缘、中生代弧后裂谷或大陆边缘裂谷、新生代弧后前陆等三个演化阶段。白垩系海相泥页岩和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发育白垩系和第三系两大套储层,储集类型以砂岩为主;白垩系裂谷期形成的暗色泥岩和第三系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纵向上构成了被动陆缘和前陆层序两套储盖组合。山前带构造圈闭发育,储量规模大,流体主要为正常、轻质油和气;斜坡带发育构造、地层等多种圈闭类型,储量规模小,流体主要为重油和超重油。优质成熟的烃源岩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主造山期形成的构造最有利于捕获油气;优质储层和断裂构成了油气运移的输导网络;构造破坏和水洗作用是斜坡带稠油油藏形成的主要原因。

安第斯造山带 构造特征 油气藏 前陆盆地 成藏特征

田纳新 陈文学 熊利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201-206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