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Rio Muni盆地上白垩统浊积体系及有利储集相带评价

随着浊流沉积的坡度、能量及其他因素耦合的影响,赤几Rio Muni盆地上白垩统深水浊积形成了4种不同主体相的沉积微相组合:①浊积水道复合体;②浊积水道+(部分)溢岸沉积;③(分支)浊积水道+溢岸沉积(朵叶);④浊积水道前缘+席状砂。按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切谷及浊积水道两种不同的充填方式,其中前者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上部,以发育浊积水道复合体及浊积水道+(部分)溢岸沉积这两个微相组合为特征;后者多发育在无切谷充填缓坡沉积背景上,以发育分支浊积水道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物源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西非海岸浊积复合沉,积体系的综合沉积模式,并分析了沉积构型及其变化。在有利相带组合上,复合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部分)溢岸”是高渗储集相带,在“(分支)浊积水道+溢岸”沉积组合中,浊积水道集中发育区是较有利的储集相带,“浊积水道前缘+席状砂”组合中,因岩性较细,物性差,多不能形成有利储层。

RioMuni盆地 上白垩统 浊积体系 储集相带 沉积模式

陈全红 姜培海 胡孝林 刘桂和 喻英梅 强芳青 赵阳 张英德 李斐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221-226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