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气成藏研究实例及其重大意义
根据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天然气晚期成藏理论,认为古油藏是可以存在的,但古气藏很难存在。近年来提出的天然气“幕式成藏”理诠释的是油气成藏不是渐进,而是快速的、幕式的,结合天然气晚期成藏理论就是晚期、快速成藏,强调“晚期”和“快速”。但烃源岩演化随地温梯度不同尽管有快有慢,但生烃却是循序渐进的,不会因为天然气晚期成藏的需要而“快速”生气并充注成藏。 随着天然气勘探进程加快和研究程度的深入,对天然气成藏研究已经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烃源岩晚期供气量能否满足天然气晚期成藏的问题,古隆起聚气问题,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异常偏重的问题以及天然气可采储量估算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往往和水溶气有密切关系。 其实天然气另一个不同于石油的重要特点在油气成藏研究中往往被忽视,就是在地下高温、高压状态下,天然气可大量溶解于水并以水溶气的形式存在。因此,天然气在地质条件下可把水做为载体,伴随着水一起被的保存、运移,在一定的条件下将释放出天然气形成游离气藏。虽然古气藏是不会存在的,但是溶解了大量天然气的“古水藏”是普遍存在的。随构造抬升、断裂沟通,压力和温度降低,水中溶解的天然气会大量释放,在有良好圈闭存在的条件下得以保存并聚集成藏。
天然气 油气成藏 水溶气形式 游离气藏 储量估算
秦胜飞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51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