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深水区崎岖海底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储量的重要接替区。然而如所示,白云深水陆坡区独特的海底地貌和沉积特点决定了在该区实施勘探非常困难,特别是陆坡区向海盆方向的水深急剧变化,峡谷纵横,水道复杂,形成了海底非常崎岖的地形地貌,这种崎岖海底严重影响了下覆地层的地震成像,造成时间构造图上的构造形态严重畸变,从而影响了勘探目标评价的精度,增加了勘探风险。珠江口盆地20多年的勘探主要集中在陆架坡折以北的大陆架地区。由于陆架区海底比较平坦,沉积相对稳定,通常用相邻井的VSP时深曲线对预探目标的深度进行预测,时深转换的结果基本上能满足勘探阶段的精度需要。显然,这种方法对于深水区特别是海底崎岖区是不适用的。消除崎岖海底对下覆构造的影响,得到勘探目标真实的深度构造图对于费用昂贵的深水勘探来说有重要意义。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做了多种尝试,本文探讨了其中2种较有效方法。

深水区 崎岖海底 地震资料 数据处理 构造形态

何敏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610-612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